从西子湖畔点燃的杭州亚运会第一支火炬——“薪火”,到数字火炬手横跨钱塘江点燃了“大莲花”体育场内主火炬塔——“钱江潮涌”,在圣火照耀下,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11830名运动员拼搏、合作、进取,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精彩比赛。
赛场内外,机器人、数字火炬手、智能超表面、可见光交互、裸眼3D……这些满满科技感的元素也让杭州亚运会惊艳世界。
“耀眼”“眩目”“未来感十足”,杭州亚运会信息技术指挥中心指挥长,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胥伟华认为,这些词语代表了杭州亚运会上科技元素留给大家的印象。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盛赞杭州亚运会的科技范儿。他表示,本届亚运会无论是设项还是赛事组织都有很多创新,赛事组织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让他印象深刻。
在10月3日的女子标枪比赛中,几条机器狗在场地内来回穿梭,吸睛无数。这群“显眼包”也是赛事“工作人员”,职责就是搬运标枪、铁饼等器材。
机器人不再是展览和示范的“盆景”,配送、巡防、迎宾等机器人活跃在杭州亚运会各个场所,服务公共表演、体育训练、安全保障等众多领域。
“亚运信息技术指挥中心是杭州亚运会的神经中枢。我们打造了全覆盖的数字化指挥服务体系,首创性构建了数字主指挥平台和6大数字专项平台,全面掌控信息技术运行的实时状况。”胥伟华介绍,杭州亚运会建设了全球大型综合性运动会首个一体化数字办赛平台、一体化数字参赛平台、一站式数字观赛平台,数亿人次通过这些平台参与到亚运会中。
杭州亚运会发射了首颗商业卫星——“亚运中国星”,为保障车辆出行提供精准调度。
此外,杭州亚运会还首次采用了基于我国自主标准AVS3的8K超高清电视广播与智能信息发布系统。
“我们构建VR场馆虚拟现实体验,通过亚运场景实践落地,推动元宇宙产业的发展。我们还加速智能超表面、可见光交互、裸眼3D等自主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胥伟华表示,杭州亚运会上的科技成果正在成为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催化剂。
杭州亚运会推出了近20项首推、首创、首用的应用和科技,这些硬核科技到底带来哪些改变?对此,胥伟华用了4个“最”来总结。
赛时成绩经裁判员确认后,仅需5秒钟就可实现赛事信息发布。这源于亚运会建设的首个“云上亚运”,实现亚运核心系统100%上云,大幅提升了计时记分等核心系统的处理速度。
“赛事信息发布提升2—3秒就是技术向前跨越了一大步。”胥伟华表示,科技最直观地提升了办赛效率。
最惊艳的当属数实融合。从首个“亚运数字火炬手”到首个“亚运元宇宙平台”再到首个“开幕式数字点火”……本届亚运会建立了一个数字的世界。
杭州亚运会是首个实现移动支付互联的亚运会,在亚运会食住行游娱购和票务等方面的应用场景中,国际友人可直接绑定境外银行卡或使用境外电子钱包进行支付。胥伟华表示,移动支付成为科技赋能亚运最便捷的方式。
“我们首创的一体化办赛平台——亚运钉集成了293种数字化应用,对于我们提高办公效率有极大帮助,通过一部手机办赛成为现实。”胥伟华表示,科技带来了最高效的集成服务。
“我们在推进‘智能亚运’建设过程中,就在谋划后亚运时代‘科技遗产’的应用。”杭州亚运会信息技术指挥中心新闻发言人张鸽举例说,目前在亚运会中使用到的机器人、数字科技、元宇宙等技术和应用场景,都会拓展应用到城市的各个领域。
“智能亚运一站通”平台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服务,注册人次突破1.13亿,点击量达59亿人次。“我们要把智能亚运一站通转化为城市一站通,作为杭州数字城市的服务平台。”杭州亚运会主新闻发言人毛根洪说。
亚运会实现了杭州市5G网络的提升以及5.5G的试点应用,这些技术在赛后将继续为市民提供完善、高速的网络服务;“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连通浙江6城,极大地方便了城市之间的日常通勤;宁波超算中心为亚运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算力支持,后期会探索应用落地、科技惠民服务;杭州奥体中心的大小“莲花”体育场馆,自去年5月份喷涂了光催化材料后就会“自动洗澡”,至今不需要人工清洗场馆外立面,未来将为场馆运维节约大量人力和财力……
“我们将以本次亚运会为‘帆’,深度谋划推进后亚运时代成果的应用,持续放大亚运效果,发挥亚运‘科技遗产’的作用,增加科创投入,吸引高精尖人才,推动地方发展。”胥伟华说。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华东师大科研团队在《自然》发文 揭秘线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