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永不沉没的“思想堡垒”——“思想工作模范连”依靠思想工作兴连育人纪事
初春的泗礁岛上,海风从炮连在尖山的阵地急促掠过。副连长的命令声中,走了神的上等兵黄垚一愣,望着迅速冲向各自炮位的战友有些不知所措。
“黄垚这个状态有段时间了。”悠扬的熄灯号响起时,炮连的思想骨干按惯例碰起了头,“咱们下步先了解情况……”
就在这个炮连,70年前以14名骨干成功转化75名解放战士,建连12天即转战南北,连队从此伴着思想工作扬帆启航。
从战争年代的100余次大小战斗,到建国后先后驻防舟山6个艰苦岛屿,这个炮连不断彰显用思想工作凝心聚气、兴连育人的传统优势,全面实现建设扎实过硬,1991年被授予“思想工作模范连”荣誉称号,2015年3月初又荣立集体一等功。
1945年12月1日,鲁南军区第八师从机关抽调14名骨干与被解放的73名蒋伪士兵、2名日本炮兵成立了第一个山炮连,这就是“思想工作模范连”的前身。
通过积极主动对解放士兵展开转化教育工作,炮连迅速形成战斗力,12天后,参加解放藤县的战斗即首战告捷。
回望成立之初留下的“基因”,“思想工作模范连”现任指导员王鑫的理解并不复杂,“军队是一个武装集团,所有人的心必须在一起。思想工作就是要把官兵拧成一股绳,‘捆’住使命与任务。”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炮连叫响“思想巩固好,力争排头炮”,对官兵增强斗争信心起到了巨大作用。
建国后,炮连围绕“守岛为什么,守岛干什么”大力加强思想工作,激励着一代代官兵迎难而上,开拓进取。
1985年,炮连从驻防21年的羊毛洞岛移防至现驻地。面对炮连由5个连队整编而成的现实,班长陈为干总结出思想工作“看问摸借谈”五步法,使一茬茬官兵扎根海岛的信念坚如磐石。
进入新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炮连始终把思想工作聚焦于抓融合渗透,引导官兵排除各种干扰,一门心思干强军之事、谋强军之责,确保人人做到胸中有“明灯”。
“进了炮连的门,就没有思想掉队的人!”下士顾俊锋刚到炮连时,白天“磨洋工”,晚上不睡觉。炮连没有放任不管,也没有“狠敲猛批”,而是从提高政治觉悟上入手帮助他进步。如今,顾俊锋已经成长为班长。
2013年,大学生士兵寇瑞瑞提干“砸了”,他坚定地选择了“考上了当个好干部,考不上当个好士官!”近年来,炮连先后有5名大学生士兵考学提干落选,但在个人利益与组织需要相悖时,无一例外都交出了同样的“答卷”。